1. =肿瘤伴随综合征/副癌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 ---
    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除了肿瘤原发和或转移性引起外,由肿瘤产生的异常生物学活性物质引起患者的全身临床表现统称为肿瘤伴随综合征。
  2. =上腔静脉综合征----
    肿瘤压迫上腔静脉时,出现头、面、颈、上胸壁肿胀,胸壁静脉怒张,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称为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3. =肿瘤标记物tumor marker,TM ---
    特征性地存在于肿瘤组织或患者体液、排泄物中,或由肿瘤细胞或受肿瘤刺激的宿主细胞产生的物质。这些物质标示肿瘤存在,可作为肿瘤治疗的靶向位点,可用于疗效观察、复发检测和预后评价。
  4. =肿瘤分期---
    一旦确诊为癌症,在制订治疗方案之前,必须准确地估计肿瘤扩展范围,估计肿瘤扩展范围的方法为肿瘤分期,常用的包括临床发展分期,临床病理分期和TNM分期。其中TNM分期中 T -表示原发肿瘤 ,N-表示淋巴结,M -表示远处转移。
  5.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
    CEA是一种主要存在于结直肠癌组织和胚胎黏膜细胞上的糖蛋白抗原,正常成人血清含量极低,是腺癌的标记物。
  6. 诊断性手术---
    位于内脏的肿瘤,经使用目前可应用的各种方法检查后仍不能确定病变性质,同时疑有肿瘤可能者,可通过手术来进行诊断,并可同时将肿瘤切除。这种以诊断为目的的手术称为诊断性手术。
  7. =检查肿瘤肿块时的特点----
    ①肿瘤部位
    ②肿瘤大小
    ③肿瘤形状
    ④肿瘤边界
    ⑤肿瘤表面
    ⑥压痛
    ⑦硬度
    ⑧活动度
    ⑨皮肤温度
    ⑩搏动和血管杂音。
  8. =肿瘤病理组织学检查方法----
    ①咬取活检:皮肤或粘膜上的肿块用活检钳在肿瘤边缘与正常组织间咬取标本;
    ②切取活检:在肿瘤边缘切取足够组织或淋巴结活检;
    ③切除活检:体表肿瘤很小者,应将肿块全切除,并包括周围少许正常组织;
    ④针取活检:用特制的针穿刺吸取组织做组织学检查或细胞涂片检查;
    ⑤刮取活检:用刮匙在肿块表面刮取组织做病理切片或细胞学检查。
  9. 肿瘤的临床诊断----
    ①询问病史
    ②体格检查
    ③常规化验
    ④特殊检查
    ⑤病理检查
    ⑥诊断性手术
    ⑦肿瘤临床分期
    ⑧肿瘤标记物。
  10. 肿瘤的临床表现----
    (1)局部表现:
    ①肿块
    ②肿瘤引起的阻塞症状
    ③肿瘤引起的压迫症状
    ④肿瘤破坏所在器官的症状
    ⑤疼痛
    ⑥病理性分泌物
    ⑦溃疡;
    (2)全身表现:
    ①发热
    ②乏力、消瘦、贫血
    ③黄疸;
    (3)肿瘤伴随综合症:
    ①皮肤与结缔组织:瘙痒、黑棘皮病、皮肌炎、带状疱疹
    ②骨关节增生(肺源性):杵状指、骨膜炎
    ③神经系统:多发性肌炎、周围神经炎、肌无力综合征
    ④心血管: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
    ⑤内分泌与代谢:皮质醇增多症、高钙血症、低血糖症、低/高钠血症、类癌综合征
    ⑥血液:慢性贫血、类白血病反应、红细胞增多症;
    (4)十大警告信号。
  11. 恶性肿瘤的诊断原则----
    ①获得病理组织学的恶性证据;
    ②以前治疗缓解的患者,要获得复发的证据;
    ③利用临床上最可能导致诊断的征兆;
    ④复查以前手术切除的恶性或非恶性组织的病理切片;
    ⑤获得二次鉴定;
    ⑥分期。
  12. 肿瘤标记物TM的应用----
    ①高危人群的筛查;
    ②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与分期;
    ③器官定位;
    ④肿瘤的疗效检测;
    ⑤肿瘤的预后判断;
    ⑥TM的定期随访原则;
    ⑦TM的联合检测原则;
    ⑧影响TM浓度变化的因素:临床诊疗措施、肝肾功能异常、生物学因素、标本采集和保存、检测方法等的影响。
  13. 肿瘤标记物的来源----
    ①肿瘤细胞的代谢产物;
    ②分化紊乱的细胞基因产物;
    ③肿瘤细胞坏死崩解产物;
    ④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其产物;
    ⑤宿主反应类产物。
  14. 常见肿瘤标记物的临床意义----
    (1)甲胎蛋白AFP:
    ①诊断:原发性肝癌(AFP>300-400)、卵巢内胚窦瘤、睾丸胚胎癌、子宫内膜癌
    ②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估;
    (2)癌胚抗原CEA:
    ①腺癌标记物,非特异性:肺癌、乳癌、肠癌、胰腺癌等;结肠炎、胰腺炎、活动肝炎
    ②临床意义:疗效判断及预后评估;
    (3)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①诊断:前列腺癌,特异性高
    ②疗效及预后判断;
    (4)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
    ①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预后判断;
    ②神经母细胞瘤: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
    ③精原细胞瘤;
    (5)EB病毒相关抗体:
    ①诊断鼻咽癌:VCA-IGA: ≥1:80,敏感性高,EA-IGA ≥1:5,特异性高
    ②高危人群监测;
    (6)其他:
    ①绒毛膜促性腺素(HCG):绒癌,恶性葡萄胎,睾丸癌;
    ②香草扁桃酸 (VMA):神经母细胞瘤,嗜铬细胞瘤;
    ③血清M蛋白:多发性骨髓瘤;
    ④碱性磷酸酶 (ALP):恶性肿瘤累及骨或肝脏时明显升高。
  15. 十大警告信号----
    ①乳腺、皮肤、舌部或身体任何部分有可触及的或不消的肿块;
    ②疣或黑痣明显变化;
    ③持续性消化不良;
    ④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疼痛、胸骨后闷胀不适、食管内异物感或上腹疼痛;
    ⑤耳鸣、听力减退、鼻塞、鼻出血、抽吸咳出的鼻咽分泌物带血、头痛、颈部肿块;
    ⑦持续性嘶哑、干咳、痰中带血;
    ⑧原因不明的大便带血及粘液或腹泻、便秘交替,原因不明的血尿;
    ⑨久治不愈的伤口、溃疡;
    ⑩原因不明的较长时间体重减轻。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